你好,欢迎来到川北在线
微信
腾讯微博
新浪微博
“自然葬”传递文明环保正能量
时间:2017-03-29 15:57   来源:川北在线   责任编辑:青青
  北京市日前首次举行“自然葬”骨灰安放仪式。31位逝者的骨灰被永久性安放在朝阳区长青园墓区,由于使用可降解骨灰罐,骨灰最终将融入土地。这种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,市民无须付费。“自然葬”是“环保葬”的一种。环保葬是较传统火葬、土葬更为环保的一种下葬方式,对土壤和水质均不会造成污染,并且能够做到循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(3月28日央广网)。看到这则新闻,笔者认为:“自然葬”传递了文明环保正能量!
 
  近几年,农村殡葬日益奢侈,这项开支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也逐渐加大,已经成为农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。有的家庭办一个丧礼的花费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元,摆流水席、唱大戏、做“法事”,购买或自建豪华墓穴,还有操办了多达数十辆的送葬车队,可谓“挥金如土”。然而,大操大办的豪华丧葬祭奠却难见肃穆庄重的气氛,散发出来的只有浓浓的“铜臭味”。
 
  有句话说得好,厚养薄葬方为孝。让老年人在生前得到多一点关心,多一点的物质保障,是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。但一些人为去世的老人大操大办丧事,则主要是存在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,从中看不到多少“孝顺”的表现。更何况,一旦农民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开支用在丧事上,用来消费和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就相对变少,就会制约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。此风若是愈演愈烈,不仅会影响老人的生活,更会损耗社会的财富,败坏社会的风气,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 
  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今天,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,既顺应环保趋势,也符合节俭美德。国土资源部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.41亩。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我国自2000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,自然死亡率逐年呈上升趋势,每年死亡人数约为900多万人,“丧葬用地紧张”已经成为一个事实。但是传承孝道与移风易俗并不矛盾。既然人多地少,我们是否能够改变习惯的丧葬方式?自然葬、树葬、草葬、花葬、海葬等绿色殡葬方式能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,成为人们主要的丧葬方式?如一些地方就建立了“骨灰树葬区”,而且选址还在有名的风景名胜区,其用意就在鼓励逝者家属减少浪费、植树造林,让生态树葬带起一股文明祭祀之风。
 
  同时,我们还要加强公民的生命哲学教育。俗话说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在丧事上花太多的精力和金钱并无多少意义。有关部门也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和引导,有效制止乱占土地建造豪华墓地,并从土地供给、建造标准、使用管理等环节完善制度,细化操作,大力推动绿色公墓建设,为公众提供更贴心、更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。各地也可将“丧事简办”纳入《村规民约》,整治打击殡葬陋习,着力让“厚养薄葬”成为风尚。而作为村民,除了自身正确认知孝道文化,还要教育和鼓励子女孝顺父母,弘扬孝道新风,共同倡导厚养薄葬、绿色殡葬,让孝心孝行扎根百姓心中。
 
  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。孔子在论孝道时曾说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;祭之以礼。”就是说礼仪到了,心意表示了即可。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至爱亲情,死后再怎么大操大办,都是违背了礼仪的初衷。“孝敬父母大如天,死了孝不如活着孝”,期待厚养薄葬、绿色殡葬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幸福地安享晚年、颐享天年。王红峰

   投稿邮箱:chuanbeiol@163.com   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:http://www.guangyuanol.cn/

川北在线-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凡注明"来源:XXX(非在线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,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、投诉、批评。
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本站不原创、不存储视频,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,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,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。



图库
合作媒体
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
法律顾问:ITLAW-庄毅雄律师